丽水职教集团

山千万重 红袖两三声 姜大源 2017.7.1.

发布时间:2017-07-28 作者:转载 姜大源 被阅览数:1346

山千万重 红袖两三声 姜大源 2017.7.1.

姜大源

五古-登云和梯田有感

姜大源

2017.7.1.

竹林听雨吟,溪水和鸟鸣。

拾级登叠翠,俏步犹鼓筝。

青山千万重,红袖两三声,

仙籁乘风远,余音扫倦程。

IMG_256

注释1.叠翠,这里指代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的浙江丽水云和梯田。

2.鼓筝,指弹筝。语出《后汉书·吕布传》:“ 布疑其图己,乃使人鼓筝於帐中,潜自遁出。夜中兵起,而布已亡。”又见《新唐书·列女传·樊彦琛妻魏》:“ 彦琛卒,值徐敬业难,陷兵中。闻其知音,令鼓筝。”

3.红袖,指弹奏乐器的美女,典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云和》。笔者偶然发现,丽水的云和县与诗魔白居易的《云和》诗竟同名。进一步学习又发现,还有100多首唐诗宋词元曲,都指称“云和”为乐器。此处亦将云和县比作乐器。

4.倦程,指旅途中感到疲惫,此处指人生羁旅也会有劳累困顿的时候。语出唐·李商隐 《肠》诗:“倦程山向背,望国阙嵯峨。”

IMG_257

  正值盛夏时节,置身于美丽的云和,一睹小城风貌,其钟灵毓秀,如清新之风沁入肺腑,以至那夏暑酷热的感觉,似乎都已离身而去;那连日旅途的倦意,好像也已化为乌有。

IMG_258

  云和,位于浙江省西南,是丽水下辖的一个县。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有洞宫山,北有仙霞岭,瓯江上游段的龙泉溪穿流其间。这里山多地少,人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尽管农田不多,却造就了叫人流连忘返的湖光山色。这不能不说,“关上了一扇门,却打开了一扇窗”,大自然用另一种方式,赐予了一份厚爱,传递了一种寄托。

IMG_259

IMG_260

  君不见这里山青水秀,黛色氤氲,就像一幅幅宁静的水墨丹青,令人陶醉;君不见这里云蒸霞蔚,溪流竹海,好似一帧帧动感的影视荧屏,使人迷恋。

IMG_261

  但是,大自然的钟情,其厚爱所赐,是需要斯地斯人用自己的勤奋、智慧和创造,去呵护,去雕琢,去打理的。否则,再美丽的湖光山色,再惊艳的流光溢彩,也会渐渐淡去的。

IMG_262

  不是吗,追溯云和的前世今生,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当下那让众生心驰神往的,也是最富盛名并被奉为摄影者、旅行者“麦加”的国家4A级景区——云和梯田,就是云和大地上一座座鬼斧神工的大地雕塑,就是云和汉畲人民世世代代辛勤耕耘而成的一份份旷世杰作!

IMG_263

  梯田景区位于崇头镇,距云和县城大约5公里,始于唐初,兴于元明,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梯田主要分布在崇头镇周围200~1400多米的山地上,其垂直落差达1200米,跨越了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带。梯田层层叠叠,最多处达700多层,集云海、山村、竹林、溪流、瀑布、雾凇等自然景观于一体,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也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梯田”。

正是人民勤劳的双手,才将云和打造成了这样一个闻名遐迩的旅游休闲、摄影观光和民俗欣赏的圣地。

IMG_264

云南红河元阳

哈尼梯田

IMG_265

  如果说,云南红河元阳的哈尼梯田之美,是一种宏阔磅礴的壮美的话,那么,浙江丽水云和的崇头梯田之美,则是一种玲珑精巧的秀美。

由此,我们是否可萌生这样的感叹,抒发这样的感概呢:居云贵高原,元阳梯田生就逶迤涤荡之气;处江南丘陵,云和梯田孕育旖旎温婉之魂。

浙江丽水云和

崇头梯田

IMG_266

  云和中等职业技术澳博官方网站app的老师们,希望我能给云和写点什么。然自感孤陋寡闻,头一次来云和,关于这个浙西南的美丽小城,真的是知之甚少,实在不敢“造次”。

IMG_267

云和职技校师生共同研发木粒画系列作品

IMG_268

  但有一点,就是此行对“秀色可餐”这句成语,还真有了一些感觉。因为,依我的解读,这秀色,既可指地灵,还可指人杰。所以,尽管在这儿只逗留了两天,然所见所闻,让我不仅为云和的秀丽山川所倾倒,而且更被云和职教人的坚守执着所感动:在全国中职普遍滑坡的情况下,云和中职的招生人数,却大大地超过了这里普通高中!

IMG_269

云和职技校学生木制玩具创新作品

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文化产品交易会

IMG_270

  这不就是我要书之吟之歌之唱之的对象吗?

IMG_271

  突然想知道,云和这个好听名字的来龙去脉。据《读史方舆纪要》卷94处州府云和县记载:“本丽水县浮云、元和二乡地,景泰三年析置今县,兼二乡之名以名焉。”

这就是说,云和县并非因某个典故而得其名,而是取浮云乡、元和乡这两乡之名的中间一字组合而成。但吾心仍有所不甘,遂游弋于也得益于今日强大之网络,终有所发现。

IMG_272

  心之所向,总有所获。是的,我偶然发现,被誉为诗魔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竟有一首与云和同名,即题为《云和》的七绝:

IMG_273

非琴非瑟亦非筝,拨柱推弦调未成。
欲散白头千万恨,只消红袖两三声。

  呵呵,原来,云和是乐器的一种,也是乐器的代称啊!

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我又发现,凝聚着中国人智慧的唐诗、宋词、元曲等众多作品里,至少有一百多首诗词曲所使用的“云和”这一词,皆用来指代乐器。

IMG_274

  白居易七绝意为:既不是琴也不是瑟还不是筝,虽已拨动云和的琴柱,推弹琴弦却未成曲调,使自己本想借云和之音来化解那千丝万缕的苍苍白发所历经的无穷无尽的人生恨事,终因曲不成调而难以实现。其实,只需要红袖(指代能弹云和乐器的美女)轻触玉指,拨动云和三两声,那曾经的忧愁,就可烟消云散去除殆尽了。

IMG_275

  那么,诗魔香山居士所寻而未得的云和之音,今天又在何方呢?

IMG_276

抚今追昔,我以为,白居易曾经憧憬过的那个云和之声,不就是今日那山那水那景那人交织而成的诗画云和吗?云和,不就是一架庞大的时时演奏着悦耳动听旋律的“云和”琴吗?

  那蜿蜒起伏的丘陵,就是琴骨;

IMG_277

  那九曲回肠的溪流,就是琴弦;

IMG_278

  那错落依偎的梯田,就是琴台;

IMG_279

  那辛勤劳作的百姓,就是红袖!

IMG_280

  其实,云和的美,是远不止梯田的:曾经的抗日战争前线,如今已成为花果之园,休闲之都,玩具之乡……

你听,那不绝于耳、委婉绵长的乐曲,正从历史走来,携带着沧桑、抗争、奋斗的众多记忆,融合成袅袅绕梁的云和之音,构成一部部彰显时代风采的诗意交响……

小顺村周恩来视察纪念碑 1939

IMG_281

  云和,演奏着奋勇抗日的颂歌。

因为,这里回荡着1939年身为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激越的抗战演讲,这里还能听得到1942年8月为保卫战时浙江省省会云和,国民革命军在方家岭大胜日军两个师三个联队的金鼓齐鸣!

方家岭保卫战抗日纪念碑 1942

IMG_282

狮乳泉苏轼喷泉题字

IMG_283

  云和,演奏着传统文化的乐章。

因为,这里流淌着五代后周开凿,其摩崖石刻上有宋·苏轼“喷雪”题字的“狮乳泉”的潺潺细语,这里还能听得到位于大源乡(竟与我同名)千年古刹“经堂下”内,观音堂“入门孰是慈悲主,照尽四方保太平”“慈悲永远隆千古,保佑万民得安康”那两幅楹联传送着的历史咏叹!

大源乡千年古刹“经堂下”

IMG_284

身着民族服装畲族少女

IMG_285

IMG_286

  云和,也演奏着时代前行的欢歌。

因为,这里传扬着生活蒸蒸日上的畲族百姓在其典型村落——坪阳岗村每年农历“三月三歌会”的民谣之声,这里还能听得到国内外对质量上乘、制作精美、构思巧妙的中国木制玩具之都云和产品的溢美之辞!

享誉全世界木制玩具城

IMG_287

IMG_288

云和职技校汽车会所

IMG_289

云和职技校学生参加木制玩具作品展

IMG_290

  尤其是,云和还演奏着职业教育的赞歌。

因为,这里张扬着国家重点澳博官方网站app——云和中等职业技术澳博官方网站app"立足当地,服务社会,以人为本,特色立校"的办学宗旨,以及"做人有格,择业有术,竞争有力,深造有途"的育人目标;这里开设着与云和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电子商务、木制玩具设计与制作、学前教育、数控技术应用、轴承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特色专业,为云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急需的职业人才。

……

云和职技校学生参加木制玩具大比拼

IMG_291

云和职技校拉练学生

IMG_292

IMG_293

  今天,在我耳边回荡着的,是金石丝竹的云和最美之声,白居易诗中那深沉的惆怅和万般的无奈,已经留在历史风尘的诗卷之中了。

一股清风,从层峦叠嶂的梯田吹来,在我的心湖里激起阵阵涟漪,不禁使我鼓足勇气,用那只拙笔,草成一首五言古风:

IMG_294

五古-云和梯田感怀

竹林听雨吟,溪水和鸟鸣。

拾级登叠翠,俏步犹鼓筝。

青山千万重,红袖两三声。

仙籁乘风远,余音扫倦程。

IMG_295

  词难达意,权作初识云和以及云和梯田的点滴感受吧!

期盼着,能听到更多更美更加动人心弦的云和之声……

我相信,云和的明天,将会更加璀璨!

IMG_296

关于“云和”古诗词

有人说,在中国古代,云和指的是天籁般的乐曲。也有人说,云和应该是琴瑟琵琶等弦乐器的统称。有诗为证:《文选·张协<七命>》:“吹孤竹,拊云和。” 李周翰·注:“云和,瑟也。”又有元·倪瓒 《昼寄王云浦》诗:“邀我江亭醉三日,凤笙鸾吹拂云和。” 明·薛素素 《临江仙》词:“自抱云和弹一曲,曲终还拟 湘灵 。风前泪眼几时晴。”

我以为,对“云和”的理解,这两种解读都有道理。但作为乐器的一种或乐器的通称,在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笔者就搜索到100多首。现分享几首名家的作品。

寄远其一

唐 李白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

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

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IMG_297

暮寒

唐 杜甫

雾隐平郊树,风含广岸波。

沉沉春色静,惨惨暮寒多。

戍鼓犹长击,林莺遂不歌。

忽思高宴会,朱袖拂云和

IMG_298

西宫春怨

唐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IMG_299

望湘人·厌莺声到枕

贺铸

厌莺声到枕,花气动帘,醉魂愁梦相半。被惜余薰,带惊剩眼。几许伤春晚。泪竹痕鲜,佩兰香老,湘天浓暖。记小江、风月佳时,屡约非烟游伴。

须信鸾弦易断。奈云和再鼓,曲终人远。认罗袜无踪,旧处弄波清浅。青翰棹舣,白苹洲畔。尽目临皋飞观。不解寄、一字相思,幸有归来双燕。

IMG_300

关于畲族

中国南方游耕民族。一千多年来,畲民不畏艰辛险阻,从原始居住地——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迁徙到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有的还到贵州和四川。现在90%以上的畲族人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广大山区,其余散居在江西、广东、安徽等省。

一般认为畲族和瑶族同源属于广义瑶族,因为有关盘瓠传说、盘王图腾,以及盘、蓝、雷、钟四大姓,都是相同的。自古以来在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称呼。

IMG_301

  1956年中国国务院正式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毗邻云和县的浙江丽水景宁县,于1984年6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1985年4月22日,即畲族传统的"三月三"节日那天,县人民政府在驻地鹤溪镇举行盛会,庆祝中国第一个畲族自治县正式成立。

云和县畲族则主要居住在雾溪畲族乡。

IMG_302

景宁畲族自治县府前桥夜景

IMG_303

畲族黒陶

畲族黒陶亦称为“畲祖烧”,由民间称为大漈罐的陶器演化改进而来,原料取自高山湿地特有的火山泥。泥中含铁量极高,并含有锌、钙、镁等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畲祖烧”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IMG_304

IMG_305

畲族黒陶——畲祖烧非遗传承人

毛根深

IMG_306

IMG_307

盘姓陶罐

盘姓为畲族四大姓之一

IMG_308

蓝姓陶罐

蓝姓为畲族四大姓之一

IMG_309

雷姓陶罐

雷姓为畲族四大姓之一

IMG_310

钟姓陶罐

钟姓为畲族四大姓之一

IMG_311

畲族刺绣

畲绣,是畲族民间工艺中的一朵奇葩,由古老的绣香袋发展而来,后进一步发展为绣帐额、枕面、围腰、衣领、袖口、裙边、鞋面、扇心、女子绑腿和围涎、围项、童帽、肚兜等生活用品。

畲绣厚实耐用,艺术上推崇温和吉祥的图案,讳忌凶恶残暴图像,讲究形象完整,讳忌残缺。经概括、夸张、突出等手法,绣品有别于自然原型,色块对比醒目,富有朴中见真、拙中见善、陋中见美的情趣。

IMG_312

畲绣扇

IMG_313

畲绣袋

IMG_314

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图案的创造者多是土生土长的劳动妇女,其制作服饰品完全是为了自用,而不受商品需求的制约。技法上或挑中带绣,或织绣结合,一切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而使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突显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山里的花草、林间的鸟雀、空中的云彩、雨后的彩虹,都可缝在衣服上、裙子上。但在制作图案时,不满足于特定的具体形象,而是在写实的基础上,运用删减、增添、夸张、变形等手法,使所绣的形象更趋于理想化。借助于深浅不一的点、长短不齐的线、大小不等的面、似是而非的形,使之既有变化又和谐地组合在图案之中。这种来源于生活的朴素的艺术情感,使畲族服饰的图案纹样生机勃勃。

IMG_315

畲族新娘

IMG_316

畲族少女

IMG_317

畲族姑娘

IMG_318

关于云和特产

木制玩具

云和木制玩具畅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近50%、浙江省的70%,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木制玩具生产、出口基地。

IMG_319

云和雪梨

云和雪梨,皮薄水多,酸甜适中,清凉可口,适于贮运。传统产地在云和县沈村乡。县志上称雪梨为"消梨",即温州人指称的具有"消暑"功效的意思。其表皮有细微星点,故又称为"细花雪梨",特点是个大,每只一市斤左右,可作热症食疗。

IMG_320

云和黑木耳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可口的菌类食品,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镇气止痛等功效,并能治疗痔疮出血、崩漏、产后虚弱等症。云和 "兰山"牌黑木耳曾获国际金奖。

IMG_321

云和板栗

云和板栗远近闻名,为板栗中上品,盛产于石塘镇库区小顺一带。

IMG_322

云和竹荪

云和长裙竹荪,又称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皇后、植物鸡等,名列四珍即竹荪、猴头、香菇、银耳之首。长裙竹荪为野生植物,生长条件苛刻,成长不易,历来被视为珍奇稀罕之物,为贡品。

IMG_323

云和红菇

红菇补血、防癌,为菇中之王。正红菇的特征:脚为浅蓝色菇脚疏松不空,菇脚大,脚面带红色。野生正红菇一年只生长两次,7月份有3-5天,9月份有3-5天,一年只能采到一两斤。被称为红菇的菌类很多,但真正味好无毒补血防癌的,是红菇科红菇属的正红菇。

IMG_324

云和香菇

云和香菇生产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八百余年前,就以原始的“砍花”法开创了人工栽培香菇的历史。随着“段木纯菌种栽培技术”的问世,“云和香菇”以其独特的优势占据了国内外市场。

IMG_325

云和荸荠

云和荸荠种植历史悠久,个头大,口感甜脆,质量上乘,已成为云和县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1300余亩,产量4000吨以上,远销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地。

IMG_326

云和茶叶

IMG_327

仙宫雪毫

云和仙宫雪毫为产自云和湖区的名茶,属绿茶系列。云和湖是仙宫湖、龙廷湖、玉溪湖三大人工湖的总称,其中仙宫湖最大。由于该茶冲泡杯中,白毫翻滚,故得名“仙宫雪毫”。

IMG_328

云河绿羽茶

产于云和县朱村乡,是云和继仙宫雪毫后开发的又一名茶,生长于有机茶园,经手工揉炒、烘焙精制而成的天然有机茶。云河绿羽茶含咖啡碱4.91%,氨基酸3.36%,茶多酚35.6%,儿茶素总量189.92MG/G,有相当高的营养功效。

干茶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翠绿、形体匀称、品质细嫩,浸泡时犹如一枚枚绿色的羽毛在云河中飘荡。2002年荣获苏州首届碧螺春文化节名产品称号,并获中国名茶博览会金奖。

IMG_329

关于梯田

“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

或波浪式断面农田”

《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IMG_330

梯田的分类

隔坡梯田

IMG_331

梯田的分类
复式梯田

IMG_332

梯田的分类
坡式梯田

IMG_333

世界三大梯田之一

瑞士拉沃梯田

IMG_334

  拉沃梯田位于瑞士洛桑至沃州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南坡,沿日内瓦湖延伸30公里,占地890多公顷,主要种植葡萄,是瑞士最著名的葡萄产地和葡萄酿造基地。

拉沃梯田原是一片贫瘠的山地,12世纪中叶由瑞士西都会教士开始开垦。教士将山坡上的石头有序地垒成一道道石墙,并从别处搬来肥沃的土壤,整治成一道道梯田,然后种植葡萄。

IMG_335

IMG_336

世界三大梯田之一

菲律宾伊富高梯田

IMG_337

  菲律宾伊富高梯田位于吕宋岛科迪勒拉山脉东面,由山地民族伊富高人于2000年以前开发,是世界上总面积最大的梯田,达10360平方千米。

这片以种植水稻为主的梯田首尾连接长度约两万公里,能环绕半个地球。

IMG_338

IMG_339

世界三大梯田之一

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IMG_340

  中国哈尼梯田,地处云南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南岸,分布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境内,总面积达400平方千米,其中元阳县梯田规模最大,有113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梯田。

哈尼梯田的构成体系与拉沃梯田和伊富高梯田不太一样,主要体现在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上。梯田以种植水稻为主。

IMG_341

IMG_342

云和梯田

国家湿地公园

IMG_343

云和梯田历史

始于唐初,兴于元明。

IMG_344

云和梯田景区全景图

IMG_345

IMG_346

云和梯田观景台
日出云海

IMG_347

IMG_348

云和梯田水利风景区

IMG_349

IMG_350

云和民宿

山都民谣

IMG_351

云和崇头镇

廊桥

IMG_352

云和晨曦

IMG_353

IMG_354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