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职教集团

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职教专家丁金昌在中职校教师专业提升培训班讲座

发布时间:2014-01-27 作者: 被阅览数:272
 

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职教专家丁金昌在中职校教师专业提升培训班讲座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人才该如何培养?这条路该怎么走?作为高职教育青年研究者应该秉持怎样的研究立场、研究态度为高职教育发展助推给力?118日上午,浙江省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军人物——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丁金昌院长作了“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专题报告。报告由院长梁伟样主持,澳博体育app部分教师、丽水市中职教师骨干听取了报告。

报告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一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再认识;二是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三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报告结合实际案例,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背景,展示了其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经验之路。丁金昌教授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之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办学层面上的概念,是一种办学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一是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实际工作经历三者结合起来; 二是有真实的工作环境的体验和融入。“工学结合”是一种育人模式,是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要突出学生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即“一线岗位、指导、训练”。现实是“校企合作”之路太难走,“工学结合”之路易走偏,导致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难以被社会认可!那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问题?丁金昌指出一要树立“面向需求”的质量观,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需求为导向,与区域支柱产业相对接按区域产业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与区域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全方位合作,走开放办学之路。二要突出实践性,改变校园形态,建立“教学工厂”,澳博官方网站app利用“厂房式”的场地、生产性的设备等优势。吸引企业参与合作,实现育人和生产双赢。三是按“三个三结合”的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实现“产业、行业、企业” 三结合; “岗位、能力、课程” 三结合;“基地、师资、制度” 三结合。

丁金昌以一个教育者的睿智,一个实践者的识见,一个职教者的责任,呈现给我们一场堪称完美的讲座。给在场的每一位听者深深的启迪和思考,讲座内容虽然侧重中职教育,也给我们这些刚刚开启高职教育研究者许多反思,择两点简述:

一、如何实现高职研究的不可替代性。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和“职业性”两大属性,其培养的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那么作为服务高职教育的科研如何在科研领域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省部级高校科研项目中,高职院校立项数寥寥。诚然,我们在“基础理论”研究上天然不足,在“实践研究”上难道我们也逊于普通高校?是否存在着受学科影响(深怕缺乏“学术味”被轻视研究水准)。不敢大胆做“高职特色”研究?这种尴尬正如高职教育办学之初纷争--“姓高”还是“姓职”!如今这个问题已经明朗,我们的高职科研也该实现“职业性”而不失“高校性”。也许将这两种属性结合起来,才可能在高教科研领域中有一席之地。即脚踏实地开展“立地式”研发,在“服务性和实用性”上做文章。既有相关理论作为我们的研究支撑,又要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市场相对接,与区域支柱产业相对接,树立坚持为区域、企业行业解决实际问题为我们的研究导向。

二、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者“研”的能力。科研和教学是高校两项基本职能,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相互交叉、相互结合,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育人职责。但这些年虽然大家“研”的意识提升了,但是“研”的能力还是相当滞后。如何提高高职教育者“研”的能力,不仅是澳博官方网站app发展,也是个人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它该成为每个高职教育者的职业责任。期待科研精神与教育精神共同迸发活力,将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活跃的学术思想也使我们的学生受益。让高职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变动中升级,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区域支柱产业需要的不可替代性人才,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下一篇: